本网讯 3月1日下午,活动中心小剧场举行第455期大讲坛,奥运冠军“大魔王”张怡宁“空降”活动中心小剧场,本次讲座也是中乒院的“开学第一课”。目前,张怡宁作为中乒院院长助理兼国际培训讲师,每年参加位于卢森堡的中乒院欧洲分院乒乓球训练营活动,为训练营提供技术指导,并给来自世界范围内的青年教练员、运动员传授经验。在本次讲座中,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与奥运的故事,传递体育青春力量。

张怡宁从自身乒乓球生涯的讲起,14岁正式开始,13年的乒乓岁月,冠军的光环固然闪耀,但是她认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则是另一种财富。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必然是辛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的。难得的是,优秀如她,却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与失败,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技术层面的提高,心理素质更随着多场比赛与训练下稳步提升,“即使知道自己状态好,也要当自己是初学的”。不忘初心,方能始终,正是怀着这样一颗淡定又笃定的心,才在之后的运动生涯中屡创新高。
互动环节中,现场气氛活跃,大家都不想错过与奥运冠军交流的机会,而“大魔王”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并热情回应。于是大家畅所欲言——请问您的气场是怎么修炼的?大魔王的答案也很可爱:“气场是一天天积累出来的,靠的是‘内功’,慢慢提升。”
对于“如何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或者如何看待媒体对待运动员之间竞争的报道”这个问题,她认为运动员之间的确存在着竞争,事实也不尽然,不必太过理会媒体的报道,“他们炒他们的,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想法”。不要理会外界的看法,做好自己就好。
“请问您对于04年的和08年的奥运会应对心态有什么不同?”张怡宁给出两个关键字,“勇”和“稳”,04年是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有一种“初生牛犊”的勇气;08年的时候,心态稳重成熟了许多,在诸多教练的指导下,心理素质与技术都有很大提升。
有观众提起给对手福原爱“让球”的那段比赛经历时,张怡宁笑说“乒乓球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让对手11比0,同时作为运动员,我也不希望把错误记忆留在拍子上,所以就直接'自杀'了”。耿直的回答让这个“乒坛魔王”多了一份可爱。

也有同学问到,如何面对挫折,张怡宁表示,首先目标要选择正确,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且自己要有记录的习惯,把自己的经历和困惑写下来慢慢成长。
在讲坛接近尾声的时候,主持人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作为前辈,在拿了那么多世界冠军后,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同学们?“了解自己,选择正确的目标,一旦选定,就要坚持下去!”张怡宁不是冷漠,而是淡定,不是孤傲,而是执着。这是一种在经历过人生的荣辱起伏的坦然。
[撰稿/吴思佳、李雨潇 摄影/学生会记者团]
[报送单位/中乒院、学工部、团委]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