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研讨会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举行

日期:2016-09-05浏览:

本网讯 9月3日,2016年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研讨会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上海体育学院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蔡龙云大师工作室联合承办。学院副院长毛丽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发展部副主任王立峰、学院邱丕相教授、郭志禹教授,武术学院院长戴国斌、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程华,中国武术博物馆副馆长王震出席研讨会开幕式。会议由武术学院副院长张云崖主持。

毛丽娟在开幕式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精髓,对形成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武术发展的契机,在武术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范围武术挖整后,国务院于2006年开始已完成四批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其中武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武术也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获得了新发展,并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大会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和“首届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大会”两部分内容。共收到来自全国33家单位57篇论文,经专家评审录用其中48篇,研讨会邀请邱丕相教授作大会主报告,并设立“专题报告”“发言与研讨”等环节,与会专家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思考、传承现状、传承问题、传承评价、发展策略和国际化等议题进行深入了研讨,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论建设。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大会邀请了已录入国家武术非遗名录的13个拳种流派的传承人和代表参加,各传承人精心组织编排了节目展演,将本拳种最具代表性、最精华的内容进行展示,充分体现出中国武术拳种的多样性,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武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着中华儿女独有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但由于时代变迁、传承不力等多种因素,导致武术俨然成为我国最大宗、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刻面临失传的危险。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最受人关切、最重要的热点问题之一。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生影响。

[作者/周广瑞 邵寅强 摄影/徐冬根]

[报送单位/武术学院]

[责任编辑/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