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召开后勤保障、企业发展和资产管理工作研讨会

日期:2016-01-25浏览:

本网讯 1月22日下午,学校2016年度后勤保障、企业发展和资产管理工作研讨会在绿瓦大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打造后勤保障与资产管理新格局、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化建设”为议题,就对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学院基建、产业和后勤保障专项规划、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学院后勤保障与产业工作的健康发展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研讨。党委书记戴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詹萌,副院长平杰、王兴放等出席会议,审计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教学训练保障中心、科技发展公司、体育交流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后勤管理处处长邵春主持。

党委书记戴健指出,学校后勤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学校产业发展的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建立学校大后勤的概念,打破原有后勤思路方式,纳入到学校总体发展中,对接目标、统筹资源、探索创新之路,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戴健强调,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全力提升后勤产业服务保障的升级版:一是从人员结构角度方面,充分利用市场管理机制,采用新模式考虑人的问题;二是从技术升级、技术改造中显现出产出、成本和效率;三是从体制机制角度考虑后勤产业服务保障。对目前产业模式,戴健提出,一是学校要实行大后勤管理,利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打造学校整体大后勤概念,为学校师生学习生活提供保障;二是资产管理要从高、从严、从实,确保学校固定资产和经营性产业的增值保值,产业增效方面在规范的同时,建立新的高标准;三是科技园要在体育产业、核心企业、大学生孵化基地等方面下功夫。学校大后勤要注重互联网和创新创业建设,充分利用上海、高校和杨浦的优势,做强做好,真正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创建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队伍,整体提升后勤产业保障管理水平。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詹萌充分肯定了后勤保障工作上取得的成效,同时从学校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怎样的方式推进后勤的改革?在新的“十三五”阶段发展路径是什么?作为一流的后勤保障服务应做到什么程度?资产管理与招投标方面,要用好资金、适应上海市新的财政管理办法,采取全程记录,规避风险,真正达到招投标的目的。科技园要做大做强,不断加强各类人员配置。

副院长平杰首先总结了2015年学校后勤产业的工作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了市教委下达的指标,资产收益、资产投资回报值均有大幅增长。平杰希望后服中心在

“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三件事:一是创新内部的运营体制和机制,推进“六T”食堂建设和“六T”学生公寓建设;二是坚持质量、效益同步协调;三是队伍建设抓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希望保障中心逐步建立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运营机制,根据总局、市政府要求培育新型的体育业态和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引领全国体育场馆的新模式;希望科技园深入环体院体育产业经济圈建设,确定经济圈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同时在2016年中将党建核心、党建责任主题贯穿到企业中去;希望资产管理处在项目实施流程中增加一个入库前的论证环节,建立专门网络,让所有单位和部门都知晓招投标的流程,同时要开展设备管理盘点工作。

副院长王兴放认为学校在资金资产的四个方面都应建立相应的治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科技园要围绕“三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三区联动”,最有效地挖掘出成果,特别是做一些胚胎性的孵化企业的工作。招投标工作应根据预算及早启动;后勤规划要重新定位,不能变成简单的原有人员分流;场馆需要智能化管理,以提高使用效率,增加学校收益。

研讨会上,后勤服务中心总经理王青从安全型保障、六T实务型管理和创新型服务三方面总结了2015年的工作,分析了存在问题,幷阐述了今后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为宗旨的发展方向。教学训练保障中心主任王继红针对运行机制不完善、信息化智能服务平台、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以“三个对接”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张忠在总结科技园“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以打造环体院体育产业经济圈等为主要内容的“十三五”发展规划。资产管理处副处长盛立恒介绍了2016年政府采购的最新要求、招投标流程及所需时间节点,并围绕提高项目建设绩效提出了建议:一是根据所使用资金来源合理安排招投标工作;二是储备项目库的建立与执行;三是完善各类项目的绩效评价机制。审计处处长王红英介绍了2015年度校办企业审计报告情况。

[作者/冯玉佩]

[报送单位/资产管理处]

[责任编辑/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