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专员王默、杨浦区学习办专职副主任王建平等一行莅临新外学院,考察以传统文化传播为特色的社区服务项目“太极学堂”建设和开展情况。新外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盛、党总支副书记高艳丽、外语系学生代表与来访者一行进行了交流。
张盛代表学院介绍了项目建设的理念宗旨。他指出,上海体育学院是一所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大学,新外学院依托学科和专业优势,享有融入社区、服务大众、传播文化和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智力与人才优势,近年来在杨浦“三区联动”工作指引下,先后开展了提升社区居民新媒体素养等符合专业特点并且贴近市民生活的创建项目。“太极学堂”基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方向凝练,旨在围绕传统文化传播和社区健康促进,发挥外语与传播专业复合交叉的优势,集聚校内优质资源,推动知识创新与人才培育融入社区、回馈社会,彰显大学植根于社区的办学理念。今后要借助视频传播、网络课程建设等手段,使“太极学堂”的文化传播进入更多的社区、面向更广大的民众。
杨浦区学习办专职副主任王建平介绍了学习办与新外学院合作共建的情况,强调要由当前的项目创建联合体,走向项目建设共同体,通过学习办的在线学习平台等将“太极学堂”向更多有志于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市民推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专员王默高度肯定“太极学堂”在文化传承和社区教育方面的价值。她指出,大学与社区相互滋养正在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中国第一所创办的高等体育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太极学堂”依托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势,体现了文化传承、终身教育与社区服务等理念的融汇。王默表示,终身学习研究所作为联合国六个教育研究组织之一,聚焦终身学习(特别是成人学习和教育)的政策和实践,重视在全球范围内挖掘、提炼和推广各种先进的学习实践案例。
“太极学堂”由新外学院副教授陈珊老师发起并担任指导教师,于2015年7月启动项目建设公益性学堂项目。它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依托,本着“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以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文化融合为主要目的,师资除新外学院师生外,还包括来自武术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的教师与学生。自成立以来,已推出七次教学课程,并通过“太极学堂”公众号(taijischool)进行在线传播与教学。
[作者/原溶]
[报送单位/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