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切实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运动科学学院正在积极进行系院教学综合改革。小学期课程作为本科生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系院领导十分重视,组织系主任和骨干教师早早入手,准备教学计划,本着立足专业发展的特点,对接社会,指引学生职业规划的出发点,发挥系办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点,取得良好收效。
一、立足系办专业,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专业纵向综合型课程设置
充分发挥系办专业的优势,各学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分别制定了相对独立的小学期课程教学计划,实行依专业纵向综合型的课程设置。同时,在相对独立的课程设置中,实现综合交叉,针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运动康复专业课程相关性较高,但教学培养目标有所区别的特点,在不同的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要求,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需要进行选课,成为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有力补充。在小学期课程计划实施中,本科生学业导师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小学期开始前,学业导师因材施教,或针对学生学业情况对其进行指导规划,为学生小学期课程选择提供帮助;或将学生带入科研团队,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学生收获颇丰。
二、整合学院资源,教学实践相结合,搭建知行合一的教育平台
2015年的小学期课程设置注重知行合一,突出实践教育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学院领导牵头,整合各系教学资源,努力搭建适应专业发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平台。运动人体科学系,结合校友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带领学生走进巅峰减重公司,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巅峰的工作模式和发展方向。运动康复系整合资源,联系老年医院、长海医院、新华医院、伤骨科医院,让学生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分为多组,到对口医院进行见习,观摩参与临床康复治疗。运动心理学系,将科研实验室全部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自主设计,实践心理学实验,从仪器操控,到数据整理,再到论证结果,完成从书本知识向论证实验的飞跃。
三、立足学界前沿和行业发展,举办专家讲座,引导职业发展规划
学院力邀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和学科行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讲述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分享实践工作经历。体育总局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指导委员李豪杰,体能康复学会常务会长、4S运动体能康复学院院长相福通,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朱玉连,巅峰减重首席专家陈文鹤,日本株式会社Medifit-pius首席运营官久保晃信,2005级毕业校友、NSCA大中华地区导师李皓方等都先后来校与学生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一场场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辅导讲座对学生们起到了积极的勉励作用,帮助学生们明晰专业潜力、增强专业自信,也使学生对今后的就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目标。
立足专业特点,对接社会需求,进行学生人生发展导航,是2015年运动科学学院小学期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运动科学学院教学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发挥系办专业优势,在满足学生自身兴趣的同时,以实践促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成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目前小学期课程已经圆满结束,学生纷纷表示,经过小学期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技能,有了初步的人生规划,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作者/刘云龙 摄影/陈春林]
[报送单位/运动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