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学院优化短学期课程安排 教学效果显著

日期:2015-07-20浏览:

本网讯  武术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短学期课程安排,根据“徳技兼修、文武并进”的院训精神,不断优化短学期课程设置,加速推进综合改革进程,充分利用短学期三周时间组织丰富的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早在短学期筹备阶段,即邀请到朱百顺、刘卫国、罗平、李炎才、李培军等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家进行商议。最终,在短学期课程内容、课时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制定出短学期的教学方案。本次短学期的课程的内容实现了理论结合实践、专业内结合专业外、校内结合校外、规定结合自选四个特点。短学期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反响强烈。

在本次短学期内,武术学院为了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就业方向学生的需求,特别通过讲座教学,进一步完善教师、特警、创业三个职业生涯方向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组织第五期“本硕结对”,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术科研能力;通过安排四操汇演、双节棍教学等内容增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在专业技能方面,学院专门设置了20个学时以上传统拳、队列队形、广播体操、健美操、武术操的课程内容。针对即将开始实习的2012年级,学院邀请专家教师就体育课程改革、说课、教案撰写等专题进行授课,还特别举办了2012年级本科生“四操汇演”,通过竞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增强技能,为即将开始的实习做好准备。同时,通过举办第五届“本硕结对”,进一步增强2013年级科研能力。

在教育实习与教师方面,学院特别邀请专家教师就体育课程改革、说课、教案撰写等专题进行授课,还外请知名中学体育教师就当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开展授课;组织学生前往实践、见习基地观摩。在理论科研版块,开展“本硕科研结对”、论文开题指导等工作。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学院着重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思维、就业能力、就业信息等四个方面的指导,在学期之初即邀请到校就业办邱增勇老师为学生们做《职业规划教育》专题讲座,重点培育学生及早规划、明确目标、定位正确的就业意识。结合学院“长、宽、高”的培养目标,推进学生的内涵建设,尤其是注重思维模式、思考方式的改变。结合学院“基础”和“分类”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真正地实现就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实习和就业指导过程中,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技巧的训练。

在对接市场方面,本次短学期特别邀请到双节棍大师李炎才主讲的《双节棍》、上海市特警总队李培军警官主讲的《特警实战培训》,刘清早教授主讲的《体育人职场素质要求及准备》。

同时,武术表演专业着力加强学生专业能力。通过安排丰富的校外艺术实习、摄影摄像操作实践、微电影制作与展演、艺术作品编排及展演等多项内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拓展学生视野。今年还首次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添加在内,使学生做好个人规划。

回顾本年度短学期,课程内容丰富、时间安排紧凑,利用专业实践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学生的实践平台得以不断拓展和巩固。武术学院结合学院综合改革的各项要求,优化短学期教学安排,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提高、知识结构更加多元、市场需求更加明晰、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 摄影/邵寅强]

[报送单位/武术学院]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