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传播乒乓球文化 全方位服务保障国家队
合力演绎“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中国乒乓球学院分党委
中国乒乓球学院分党委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围绕中心抓党建,下沉重心、倾注精力,根据自身实际,依托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传播国球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科研与教学服务活动,建立了一套与训练、文化教学紧密结合、具有合力的服务保障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的成功之路。
加强党建引领 重视服务团队建设
中国乒乓球学院分党委十分重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保障工作中的作用,组建了由赵养清、陆爱发、完好、佘竞妍、柳瑞芝、郑超颖、李拓恒等教师组成的服务团队,承担了国家队科研服务、保障、国家队文化课学习和训练保障等大量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统一团队目标、树立团队正气、培育团队创新文化方面的组织保障作用,以“服务国家体育事业,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为团队共同目标,依靠集体智慧,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拓展服务工作领域,进一步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团队成员无私奉献,在各自工作领域服务保障国家队各项工作。
强化科研攻关 服务体育强国战略和奥运争光计划
中国乒乓球学院服务团队依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诊断与分析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大量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任务,负责国家乒乓球队备战世界大赛科研攻关工作,为国家队备战奥运会和其它世界大赛提供多学科综合研究服务。定期针对性的开展“专家下队”活动,为国家队科学训练和竞赛提供科技指导和咨询服务。团队十分重视整合体育科技优势资源,以科技创新推动训练创新,改进和提高训练质量,从而全面提升了科技服务质量和组织水平。
坚持送教上门 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提供学习平台
中国乒乓球学院分党委秉承“为了每一个优秀运动员终生发展服务”理念,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新体制与新机制。团队为国家队队员建立了文化课学习档案。定期派出专业教师为国家二队队员送教上门,在他们集训时集体讲授文化课程。同时邀请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专任教师对国家队硕士生、博士生集体授课。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国家队学员特点,以座谈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增强课程学习的互动性,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 大力传播乒乓球文化
中国乒乓球学院积极开展乒乓球国际推广。大力推进国际乒联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建设和中国乒乓球学院欧洲分院建设。作为亚洲乒乓球联盟培训基地,积极参与国际乒乓球项目发展,承担了智利乒乓球国家队集训工作,举办了2015年欧洲青少年乒乓球训练营。精心组织国际乒联博物馆2015年中国苏州世乒赛巡回展览,加大对博物馆宣传推广力度。上述举措,大大推进乒乓球文化的传播,对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乒乓球学院党总支的带领下,中乒院服务团队在“服务”上下功夫,明晰目标任务,注重工作结合,整合各方面力量,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方位服务保障机制,各项服务工作成效显著。服务团队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攻关,解决了国家队备战中的关键问题,实现运动训练全方位科技、后勤服务保障,为国家乒乓球队在北京奥运周期和伦敦奥运周期取得的成绩做出了杰出贡献。从适应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文化需求出发,进一步创新国家队文化教学模式,有效促进队员求知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有效性,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不少队员反映,中国乒乓球学院的课程贴近乒乓球运动实际,不仅让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获得了提升,对他们日后的职业发展也很有帮助。
[报送单位/组织部、中国乒乓球学院分党委]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