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携手 共赢成长
——休艺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打造“学研公社”科研服务平台
立足“科研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定位,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党总支从研究生学业特点和科研需求出发,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我们辅导—辅导我们”为宗旨,组建“学研公社”,打造了“学习、研究、创新、共进”的研究生科研服务平台。
服务学生——让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文化和习惯
“学研公社”科研服务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为目标,设计出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项目培育、主题探讨、经验分享、主题讲座、课题申报等活动形式,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科研共享、创新创业的平台。该平台主要提供三方面服务:分享性辅导(科研方法、软件培训)、互助性辅导(图书库、资料库、软件库)、情境性辅导(模拟开题、中期、答辩)。
在为期一年的培育过程中,来自体育理论教研室、休闲体育教研室、思政教研室的多名教师为“学研公社”的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报告会做了指导。通过平台,一方面引领研究生党员在确立研究方向时树立服务社会意识,从社会现实需要和群众需求出发寻求课题,一方面鼓励研究生脚踏实地做科研,严守科研规范,为本科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开展朋辈互助,吸引更多在校本科生加入团队中,通过志愿者、社会调研、科技服务和课题研究等途径直接服务于学校和社会,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提高科学素养。
一年来,“学研公社”科研服务孵化成果显著:裴雷等同学的《一个时代的霓虹——广场舞流行机制、社会效应及治理对策研究》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上海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入围今年11月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全国决赛。孙一可等同学的《走出自我的藩篱——大学生“宅族”生存状态、身心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获上海市二等奖;晏妮等同学的《托起城市梦--来沪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适应性、认同感及促进方略研究》获上海市三等奖。
服务学校 服务社会——让科研成果造福社会
过去一年,“学研公社”坚持以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学研公社成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制定了《闵行区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实施办法》,参与了《2014年上海市离退休干部调查》、《上海体育事业发展市民问卷调查》、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喜爱上海马拉松的十大理由”调研,参与撰写《上海体育学院2014届就业质量报告》。这些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学研公社秉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理念;做强服务队伍,拓展服务载体;加大服务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法,提供满意服务”的理念,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党员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激发了自身成才发展动力。服务同学,服务学校职能部门、服务社会,努力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使得更多绿瓦学子脚踏实地,抬头看天,知行合一,兼蓄竞攀。
附:
[撰稿 摄影/王艳]
[报送单位/组织部、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党总支]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