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要求,加强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关于组织开展“2015年度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通知》要求,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于5月中旬专门发文,开展第十三届心理健康月活动。
每年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谐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今年上海的宣传主题为:关爱心理携手成长。
一个多月来,由心理健康中心和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心理社团、心理委员精心组织各类活动25项,以讲座、体验、欣赏、互动等形式,内容涵盖冥想、亲密关系、舞动体验、素质拓展、心理情景剧、女大学生心理、心理图书及漫画展览等,从各角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
活动月期间,心理健康中心结合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正在推进的学风建设工作,针对手机“低头族”现象,特组织了一期特别团队辅导活动——放下手机,说出爱。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征集体验志愿者,要求做到至少四周不使用或限制使用手机,来自运动科学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的10名同学自愿报名,并按照要求,承诺上交手机,并定期参加朋辈活动。中心组织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相关专家,带领体验者围绕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自信心建立、在现实中表达爱与关心、颈椎及脊柱锻炼等身心训练内容,帮助体验者克服手机依赖,重树自信,拓展人际交往空间,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
大三W同学:感受很多,很多事也没有自己想象那么困难。以前每天起床、睡前都像强迫症一样刷新浏览各种信息,自己也感觉到这个习惯很不好。在活动期间,我熄灯就睡觉,睡眠也改善了,真的很感谢这个活动。作为班长,没有手机,感觉和同学的交流反而更多了,同时感谢团支书和生活委员在我参加活动期间协助通知同学,也感谢团队同学和周围朋友对我的支持。可能大家和我一开始一样,有很多顾虑,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响应的同学不多,但从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角度,我体验到了很多频繁使用手机以外的收获。也希望这个活动能继续完善,有更多的同学能加入进来,拒绝手机“低头族”。
大二H同学: 上交手机前的一个晚上,预料之中,我失眠了。一想到即将和所以朋友家人失去联系,我忐忑不安。虽说可以通过飞信、微信、QQ、邮箱等其他方式找到我,但是心里总觉隐隐不安。这一个月以来,最显著的情绪体验是“焦虑”。最令自己佩服的事情是:没有想到真的能离开手机那么久,并且还觉得没有手机的日子更加逍遥自在,轻松快乐。如果以后有机会,我想参加一次彻底远离“电子产品”的活动,不知道离开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会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困惑。但真的值得一试!对于外界许多同学对这次活动的质疑,我想说,放下手机并不是逆时代而行,而是对生活的另一种特殊体验和感悟。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会珍惜这段难得的时光。
大一C同学:参加这个活动一方面是想看看我的生活离开手机以后会是什么样的,另一方面也想借助活动让我不再那么频繁使用手机,室友们说我有“手机依赖症”,我总不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用它来追网络小说,似乎上瘾了。其实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只是客观物品,本来就没有好坏之差,产生差别在于我们使用者。活动让我了解到,自己真的很缺乏自控力。
[撰稿 拍摄/肖冬晶等]
[报送单位/学工部]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