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切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引导学生更新就业理念,新外学院于近日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会议分享就业工作成功经验,面向即将启动就业的大三学生,传递就业策略和方法技巧。会议由新外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盛主持,党总支副书记高艳丽,原党总支副书记王丽娜,《文汇报》新媒体事业部负责人、我院05级校友戴焱淼,专业教师代表朱俊河、陈国强、熊前莉,辅导员种法鹏,毕业班兼职辅导员杜恺,4名大四优秀毕业生以及14名大三预备党员出席交流会并发言。
与会同学和老师纷纷对新外学院的就业工作建言献策,总结并提炼出了一些共识性的看法:新外学子应培养起“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做到“早打算、早行动、早落实”;就业预期不应再停留于传统媒体,而应该踏准社会发展的节拍,顺应时下社会紧缺人才的需求进行实习和锻炼;当前新闻媒体行业需要的是“熟手”,关键就是前期实习的质量,而唯有肚子里有“干货”,切实掌握足够多的技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匹配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实习和实践中去;面对不断更新的行业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需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与时俱进。
张盛指出,推进就业工作是当前新外学院开展“三严三实”活动的重要抓手,既要立足当前,推进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又要谋划长远,整合各方资源提前启动和介入,引导学生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遵循互联网+和英语+的就业素质要求,尽早进入谋划就业和创业的状态。他希望学生们对学院开展就业创业支持性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就业工作在新外学院成为一项时时做、处处做、人人做的最大实事。
戴焱淼校友结合了自己在媒体圈工作10年的经验谈到,在一个媒介变革的时代,传统媒体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未来的媒体就业方向将会在“个性化”、“开放式”的基调上前进。大学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用作品去打造自己的品牌,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目前媒体相关行业紧缺的就是懂营销、会包装,具有说服能力的人才,要用更新的姿态破除陈旧的观念。上海申鑫足球俱乐部新闻发言官、新外学院11级毕业生金昊同学接着补充道,目前媒体行业趋向甚至已经饱和,学弟妹们今后不妨将求职预期从“媒体从业者”转变为“媒体应对人”,目前很多公司、企业正是急缺这类和媒体打交道,为自己公司形象进行综合性包装、维护、公关、营销的行业人才。
会后,新外学院以书面形式向学生代表征集了进一步推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撰稿/杜恺 摄影/刘逸彤]
[报送单位/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