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始终坚持学风建设要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不仅要抓好课内教学环节,也要抓好课外育人工作,既要抓好科学文化教育,又要抓好学生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紧密结合。
“三尺讲台,魅力人生”教师资质综合能力实训活动
体训学院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社会需求,开展了“体育与健康知识竞赛”、“综合素质知识竞赛”、“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竞赛”、“教师资格证综合笔试‘一站到底’”、“教案设计大赛”、“教师面试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教师能力培养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从事体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同时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百日计划”——自律养成,互相监督
运动训练专业针对学生做事情缺乏持久性,自律能力较差的特点,制定了“百日计划”。要求班级骨干和年级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同学们的想法非常丰富,100天坚持每天看书一小时、100天坚持每天看英语40分钟、100天坚持不旷课、100天坚持早睡早起等等。大家将自己的“百天计划”写在纸上拍照并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让老师和同学一起监督,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本科生科创团队
体训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计划,做好科创工作培育人才。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在读博士辅导员牵头组成了一支横跨各年级各专业的科研小组。该小组本着自愿的原则,各专业各年级2人,逐年加入,梯队建设。目前,该科研小组每周一晚集体上课,并计划后期邀请教授、博导开展针对性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到相关指导教师的课题组,针对某些热门话题进行网络调查,丰富学生研究方向,提高科研兴趣。
读书节、超级杯——多平台丰富学风内涵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本学期承办的“书以致礼,阅以成才”上海体育学院第六届读书节活动以及“绿瓦人,点赞体育”上海体育学院“超级杯”系列体育赛事目前都在火热进行中。动静相结合的活动平台,让我院学生在活动中探寻自我价值,锻炼实践能力,提升文化底蕴和自我修养。通过读书和体育赛事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进一步促进上海体育学院优秀学风、校风建设。
学生会微信平台
体训学院目前有两个微信平台,“体训学生分会”由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学生分会主办,定时推送体训学院实时动态,分享校内生活、学习、娱乐的点点滴滴。“绿瓦人点赞体育”微信平台由该赛事组委会主办,实时播报上海体育学院在院内举行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将赛况时时推送到同学手中。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在整个学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全过程”不间断、“全方位”无缝隙、“全员”齐上阵的原则。在打造多平台育人机制,“动静相宜”推进优良学风的道路上,体训学院将一如既往结合专业特色,结合学生特点,推陈出新,使学风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打开一个新局面。
[作者 摄影/杨妍妍]
[报送单位/体训学院]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