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作为学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本学期,武术学院大力推行多个举措进一步深挖育人内涵,激发教学活力。在学风建设方面,学院以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习练武术、研究武术、传播武术的意识为主要目标,以培育与规范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以本科生“导师制”推行为主要抓手,针对学生需求积极搭建平台、开设菜单式学习培训版块,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升专业能力与素养,取得了一定进展。
承·继承优良早操传统,形成积极风气
师生出早操是武术学院多年的优良传统。本学期,我院打破之前传统的班主任带班出操形式,改为由带教老师提供出操时间与内容安排,由学生自主选择心仪的教师跟队出操、每位老师与学生每周均保证出操两天这一自由组队的形式,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出操的热情与积极性。目前,武术学院每周教师(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参与早操36人次,学生(本、研)参与早操438人次。
搭·搭建多个发展平台,促进专业职业发展
英语俱乐部:为顺应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本学期,我院以“让英语流行起来”为主题,已陆续开展了英语晨读活动、英语课程学习、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出国访学分享会、英语电影配音比赛、英语单词大比拼等多种不同形式内容与主题的活动也已在筹备中,获得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职业系列培训班:针对我院学生毕业就业主要去向,本学期,我院积极筹划开设成立了教师资格证学习小组、公务员(特警)培训学习班、考研学习小组以及技能创编创作培训班(武术表演方向),细化学生培养方向,为学生的板块化发展提供提供菜单式服务,设立专业课程、组织专题讲座、开展针对性活动。学生则根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与需求自主选择参与。各类培训小组甫一推出,就得到了热烈响应。
创·借力新媒体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鉴于90后大学生对于手机社交媒体的熟悉以及手机社交媒体传播的贴近性、便利性与高效性,武术学院积极搭建多个新媒体平台,借助易班、微博、微信、飞信等多种载体,进一步聚焦关注度、提升影响力,从而促进各类活动的良好开展。如“我院武术青年”公众微信号目前已吸引关注逾900人,单篇信息转发最高14,289次,平均消息转发次数超过1000,已经成为了武术学院信息分享与师生风采展示的重要渠道。
[撰稿/刘佳瑜 摄影/学生记者团]
[报送单位/武术学院]
[责任编辑/董杨华]